首页>高分经验>正文

17封拒信做成短裙去博士答辩,美本留学的路都是“失败”堆砌起

2021-08-10 14:41:06发布 阅读量:176

每一年的申请季,都会有大批同学向梦校递出申请。 但只有个位数的录取率,意味着能拿到入场券的人只是凤毛麟角,大部分人还是要直面申请失败的挫败。 所以Ivy day又名rejection day 。


在有人欢喜有人忧的offer季,收到心仪offer的小伙伴都沉浸在同样的幸福中,各种兴奋、激动。


还有一些小伙伴就比较不幸了,被自己的梦校拒绝了……尽管被拒肯定是难过的,不过其实也没啥大不了,Twitter上一堆心大的小伙伴选择用幽默的方式来面对拒信


微信图片_20210810143650.jpg

很荣幸被布朗给拒啦!


微信图片_20210810143655.jpg

今天收到哈佛和普林斯顿的信儿啦(撒花庆祝),没录,哈哈


微信图片_20210810143658.jpg

被宾大给拒了,手动微笑


猜猜谁被USC拒绝啦?没错,就是本少年!好骄傲啊!

微信图片_20210810143701.jpg


还有的小伙伴甚至模仿学校拒信的语气给学校写了封拒信

微信图片_20210810143704.jpg

亲爱的杜克大学招生官,

感谢你的拒信。经过认真考虑,我遗憾的通知您我不能接受贵校的拒信。

今年我已经幸运地从其他优秀的大学收到了多封拒信。本着多样性原则,我不能再接受一封拒信。

尽管杜克在拒绝申请者方面有着突出成就,但是很抱歉你并不能满足我的要求。因此对于你的拒信我是拒绝的。

期待再见!


虽然这样做并不一定能改变录取结果,不过怎么还不能出口气了 ,是吧!


29岁的Caitlin Kirby是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的博士生,当她参加自己的论文答辩时,换上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惊讶的衣服:


由17封拒信拼成的裙子。

微信图片_20210810143708.png


这些拒信来自奖学金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,Caitlin Kirby把自己学术过程中收到的拒信打印出来,然后把每封都折成扇子,排成一排,成了一件独一无二的“装饰”。


Kirby还透露,自己有很多拒信还没派上用场,剩下了。

微信图片_20210810143714.png


“重温那些旧信件、制作那条裙子的整个过程,让我想起,要想成功,你必须申请很多东西,这个过程很自然的一部分就是一路上被拒绝。”


当毕业论文答辩的那一天到来时,那些曾经被拒绝的经历沉重地压在她的心头。


Kirby称:“在博士最后一次考试时,把自己的拒信穿在身上似乎有悖常理。但我们每周都会讨论被拒绝的事,我希望这些失败的经历也能参与进来。被拒绝可能会让人失望,但好运也会随之而来。"

微信图片_20210810143719.jpg


Kirby的顾问、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Julie Libarkin说,拒绝可能是一件积极的事情


她鼓励她的学生申请每一个机会,因此她的学生养成了申请的习惯,也习惯了被拒绝的感觉,这给了他们获得认可所需的经验。


这是一次学习经验,也生活的一部分。”


Libarkin说:“我所有的学生都被拒绝过,所有的学生都获得过重大成就。


以Kirby为例,她和另一名学生多次申请小额资助,但总是被拒绝。随着失败累积的经验,他们的准备工作越来越详尽,提议也越来越好,最终他们收获了一笔大额拨款。


目前,Kirby是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博士后研究员。至于未来会怎样? Kirby开玩笑说:“我准备好了以后会收到更多的拒绝信,也许我该做一条长一点的裙子。”


心态——美本申请的第一要素


美本留学是一场持久战,可以说是抻长的高三,GPA、托福、SAT、AP、活动、文书……一道道关卡似乎永无尽头,你永远不敢说自己已经百分百准备好了。


加上CB(美国大学委员会)又总是状况不断,什么临时取消某个考场、取消亚太整场考试、重复用旧题、延迟出分、取消分数等等等等,似乎就没有哪一届的学生没有被它狠狠虐过。


所以,一路走来最感疲累的是心,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,不断强大自己,才能坚持下去。


如何做才能拥有良好的心态?


、反复自问选择美本的初衷

这些年选择美本的孩子人数暴增,原因众多,但绝大多数家长的初衷还是单纯的希望孩子们能不虚度时光,在最美好的年华尽可能接受更好的教育。


每一次标化考试前后都是紧张—期待—失望(占多数)—焦虑—再焦虑—平静—重新振作这一过程的重复。


每一次的焦虑时刻,就可以自问当初选择美本的初衷,然后服下这颗救心丸,理性的看待这一阶段过程中的得失,以良好的心态参与下一阶段的学习规划。


同时,家长们也是一样,自己先做到“不忘初心”,调整期望值,不要在已经坐在火堆上的孩子身下再添一把柴。


、努力做功课了解美本申请

美本申请是一项极其个性化的工作,自己要努力做功课,去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,去了解想申请的学校,留意过来人提到的最后网络提交过程中的各种细节。家长也是一样,这样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能够给他一定的帮助。


努力做功课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帮助自己调整心态。很多时候,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因为不了解具体的细节以及普遍的高期待心态,申请过程中避免不了会产生焦虑的心态。


对于家长来说,努力做功课,让自己动起来后,瞎焦虑的时间少了,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就小了。不过前提是调整期望值,否则一心奔藤校、名校而去,有时了解的越多,压力越大,也会更焦虑。


如果您的孩子特别有想法,更多放手给他自己也许更好。如果您没有时间,或觉得无法提供确实的帮助,那也可以做一颗“开心果”,给这一阶段的孩子带去更多欢笑,帮助他们减压。或者就当一个“垃圾桶”,倾听接纳孩子的各种负面情绪,让孩子多一个宣泄的渠道。


、尽早规划提前准备

只要明确了选择美本,一定要尽早规划,提前准备


大家一般都认同中美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是存在很大差异的,陡然间将一个孩子空投到完全陌生的学习环境中,他受到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。


所以要想以后更顺利的适应美本学习,应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尽早做好规划。比如英语基础好,初三暑假就去参加夏校,真实体验美本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。


早规划早准备的目的是找到适合的大学甚至是更好的适应美本学习。只看重申请结果的功利性的规划一定弊大于利。


有的家长因为期望高,一说早规划早准备就不分具体情况的拔苗助长,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是干扰和焦虑。一定要耐心一点,踏实的提高能力。

# END #

美本名校升学的过程复杂又不可逆转,在如今这个竞争层面,时间是申请人在竞争中最大的筹码


很多学生到了高二结束的最后一个暑假还在考托福和SAT考试,在时间的分配上,标化考试占据了90%,只有不到10%的时间是花在做校内外活动上。


而反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准留学生们,先不说那些英语是母语水平的孩子们,不少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把托福考到了一定了基础,一上高中就开始准备SAT、AP考试等。他们其中最优秀的那些,在高一的时候早就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标化考试,还有各种活动、各种竞赛获奖,并且还会分配更多时间在继续做背景提升上。